“胸痛”是目前急诊科、心内科常见的就诊症状,与之相关的疾病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肺栓塞等,其中,ACS高居致命性胸痛病因首位,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
AMI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的急性事件,其延迟诊断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有研究指出AMI患者每延迟30分钟救治,1年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7.5%。
cTnI是AMI诊断标志物,凭借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在临床上被大力推广。近年来随着抗体技术、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心肌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上的不断深入,高敏cTnI检测对于更早AMI诊断、优化临床治疗决策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什么是hs-cTnI
cTnI是心肌肌钙蛋白的一个亚基,仅存在与心肌细胞中,在健康人的外周血中含量极低,发生心肌损伤后,会被迅速的释放到血液中。
hs-cTnI是指使用高敏感的方法检测cTnI含量,而cTnI在历经了定性、半定量、定量的检测方法学后,检测值越来越精确,检测灵敏度也不断被提高,低值区域的检测精密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hs-cTnI的检测方法,国内外公认的标准为Apple教授2012建议的评估hs-cTnI检测性能方案,具体如下表所示:
此外,在《高敏感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4)》建议:在表面健康人群中建立hs-cTnI参考范围时,推荐第99百分位值作为参考范围上限,并且这一点的检测CV应≤10%。
也就是说,hs-cTnI是能够检测到体内更低浓度cTnI含量,甚至可以检测到正常人体内生理水平的cTnI含量,并且检测的重复性也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为什么需要检测hs-cTnI
1、急性胸痛患者早期AMI排除诊断
AMI是严重致命性疾病,需要急诊、心内等多科室协同配合,尽力缩短其中每一环节的时间,其中急诊科和胸痛中心作为院方“守门人”的角色,快速筛查胸痛患者,识别高危患者转至心内科救治是主要的任务。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也推荐了可以使用hs-cTnI的0小时和1小时分诊流程对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进行快速排除和纳入。
hs-cTnI检测使得急诊等科室短时间内排除非心梗患者的效率明显提高。
2、更早期诊断AMI
cTnI的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以前临床通常需要等待约6h观察cTnI的有意义增高。如今采用hs-cTnI只需要3h就可以检测到有助于临床诊断AMI的cTnI的增高,将AMI的诊断时间提前了3h。
3、更精准危险分层
连续检测hs-cTnI,其变化幅度的高低有助于区分急性心肌损伤(缺血)和慢性心肌损伤(心脏结构性病变或其它病变),进行临床症状不明显的心脏疾病的筛查。连续检测cTnI,若相邻两时间点的hs-cTnI变化≥20%可认为是急性、进行性心肌损伤,若相邻两时间点的hs-cTnI变化<20%可认为是慢性、稳定性心脏疾病。
4、评估、改善心血管预后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长期连续监测hs-cTnI并分析其变化率有助于预测长期的心力衰竭或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或者病死率。
诺唯赞hs-cTnI检测试剂盒(量子点荧光免疫法)
产品特点
★POCT方法学检测,操作简便
★多样本兼容,可检测全血/血浆/全血
★关键原料自主研发,产品批次稳定可控
★使用高亮度水溶性量子点实现超高灵敏度检测,准确度可媲美化学发光
★符合胸痛中心建设床旁检测要求,抽血后15min内获得检测结果
应用科室
胸痛中心、心内科、急诊科、儿科、妇产科、呼吸科、肾内科、妇科、外科、血液科等